疏通堵点 激活全盘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个国家的经济肌体与人的生命体是一样的,必须血脉通畅,才能气血旺盛、生命力勃发,具有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前我国经济最大的痛点,当属产能过剩。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40多个月下降,引起专家们对于中国通缩压力加大的担心。PPI连降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引起的输入性通缩相关,但内部的关键因素还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在市场供过于求、结构性产能过剩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压低价格来求生存。市场恶性竞争加大,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必须创造经济增长新动能。2016年,我国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去产能。这是一项痛苦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不得不过的关口。中央已经下定决心,一场化解过剩产能的攻坚战即将打响。但企业往何处去、员工往何处去、债务往何处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焦点问题。
如何疏通堵点,激活全盘?
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运用“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依法处置”的办法。要看到,此轮产能过剩的产生与传统思维模式下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拍脑袋决策、不遵循市场规律等做法有很大的关系。在与产能过剩决战的过程中,决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再次出现。
通过“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加快化解产能过剩。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研究制定务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压减产能。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地处理,正确处理保持社会稳定与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壮士断腕,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但“僵尸企业”死了,必须保证企业里的工作人员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中央对化解产能过剩非常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核心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规范政府行为,取消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和各种形式的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具体来讲,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退出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的审理,要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理、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措施。要尽可能多的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并认真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有关专家指出,要加强对落后产能的退出援助,加快建立援助退出与辅助调整升级机制。重点做好过剩产能调整中的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并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培训、信息服务甚至必要的资助。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奖补的资金主要用于人员的安置。
中央的政策好,要真正体现在企业和广大群众身上,还需要层层落实好、执行好,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提高履责效能,才能将产能“减法”真正做好。
如何确保疏通堵点,激活全盘?
必须强化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依法解决兼并重组、产能退出的资产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等问题。依法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保政策,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必须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政府监管方式,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保公平的良好环境。
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但困难再大,也必须做下去。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地的那一天。
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6-01/21/content_5034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