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设为首页 | 客服热线: 010-65181749
 
商政动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办二座1114室
电话:010-65181749
商政动态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政动态 > 商政动态
唯和平方有法治的光芒
日期:2015年09月09日 15:52

唯和平方有法治的光芒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之下,法治才能生存并发展,才会有权威、有尊严。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我们以国家的名义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气势恢宏的阅兵式展示着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捍卫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更昭示着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需要传承发扬,作为司法工作者也应该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战争与法治似乎是水火不容的两个概念,战争之下法治的力量必然消减甚至消亡,剩下的就只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之下,法治以怎样一种形式存在呢?从电影《一九四二》当中就能一窥日寇铁蹄之下的法治生态。剧中范伟扮演了战区第九巡回法庭的庭长老马,老马原来是县长的伙夫,因为战争和灾荒,出任巡回法庭的庭长。巡回法庭由老马和两名背着步枪的法警组成,赶着一辆马车,车上竖着一个幌子,幌子上写着“战区第九巡回法庭”。剧中展现了一次老马主持的庭审,受审的人是因为私带了枪支,庭审当场,老马公开受贿了3升白面,把枪支扣下,人就放了,白面就用来烙饼改善法庭的伙食。不久巡回法庭的马车也被一群逃兵以征用的名义抢走了。老马辩解说这是国家的法庭,你们不能征用,士兵们却说日本人马上就打来了,你要留着给日本人断案吗?遂将幌子扔给老马,扬长而去。丢失法庭装备的老马最后为了活命给日本人做了伙夫。

  1942年战火下的河南,一个没有文化的伙夫居然当上了巡回法庭的法官,而且老马直言不讳地说当庭长就是为官而来。对于一个现代中国的法官来说,有一种群体意识上的伤感与失落,伤感于战争年代法官职业的低贱,失落于战争中的法治陨落之必然。

  庭审是国家审判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封建社会的衙门有专门的办案大堂、官员端坐案前、衙役分列左右,大堂后墙上还会挂着类似“明镜高悬”一类的牌匾。现代中国的法庭中,国徽、法槌、法袍、座椅、桌子的样式及摆设,还有严格的庭审程序,无不体现着法治的尊严。战乱中,伙夫庭长的庭审现场毫无法治尊严可言,没有笔墨纸砚做记录,一块脏兮兮的砖头一拍就开庭,没有质证环节,也不容当事人陈述,案外人直接当众行贿,脏兮兮的砖头再拍一次宣告结案。庭审当中程序正义、公正廉洁皆荡然无存。

战争背景之下徒有法治外表的战区巡回法庭,其实就是某些人恃强凌弱、狐假虎威的工具罢了,法治该具备的公平正义价值荡然无存,甚至行使国家的审判权都成为伙夫庭长口中“操蛋赚吆喝的活儿”。由此可见,战乱之中法治必然陨落,历史反复证明着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之下,法治才能生存并发展,才会有权威、有尊严,法治的光芒只存在于和平的世界中,战争的黑暗里所有法治的形式都只是暴政的工具而已,因此,珍爱和平是司法工作者们对抗战历史最好的纪念。

 

作者:刘勋

来源:中国法院网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9/id/1703103.shtml